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、博大精深、光辉璀璨。其流传至今,浩瀚的典籍作为重要的文化载体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。作为“京城传统文化的守护者”,“书香京城”的践行者,北京发行集团所属中国书店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,秉承“为书找读者 为读者找书”为服务理念,推出“中国书店传统文化阅读书单”,以阅读书单的形式满足广大读者需求,搭建传统文化阅读桥梁,感悟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,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和精神。

         “中国书店传统文化阅读书单”中的图书,选自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(简称“古工委”)四十余家委员社所推荐的优秀经典作品,内容涵盖古典文学、历史著作等方面。我店将通过微信、微博等媒体平台每月发布一期内容,每期精选10种优秀图书作品分享给读者。并在琉璃厂地区读者服务部、古籍书店店内设立专架同步展陈线上阅读书单所推荐的作品,欢迎读者朋友亲临品鉴选购。

         推荐一:《史记全本注译》。《史记》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,为“二十四史”之首,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。张大可先生认为,只有既记述历史事实又阐释历史过程的典籍,才是史学著作,《史记》就是其中之一。司马迁撰写《史记》的目的是“成一家之言”“一家之言”就是司马迁对历史的思考。“二十四史”中,汉以后历朝历代编撰的史书,大多为满足统治者的需求,编撰者缺乏个人的、独创性的治史思维,有些甚至可能无法保证史实的客观性。因此,从治史思维的独立性、客观性来看,《史记》是继《春秋》之后的“绝唱”之作。同时,《史记》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,特别适合普通人阅读。它完整地记录了重要的历史人物和重大事件,将其描绘得栩栩如生,并对重要人物的功过进行了客观的评论。故鲁迅先生赞其为“史家之绝唱,无韵之离骚”。为了让《史记》这一中国传统史学经典更加容易读懂,张大可教授可谓用了毕生精力。张教授通过对《史记》的研究,结合多年的古籍整理以及自身阅读的经验,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一套完美的《史记全本注译》。此次出版的《史记全本注译》全书无删减,共330万字,分为九册,第一册《十二本纪》,第二册《十表》,第三册《八书》,第四册、第五册《三十世家》,第六册至第九册《七十二列传》。全书简体横排,由《史记》原文、序论、题解、注释、译文、段意六部分组成。

         推荐二:《秦汉简牍系列字形谱》(全九册)。本书是秦汉简牍文字汇编类书籍。学界一般称字形汇编成果为“文字编”“字形表”或“字表”,而本书名为《秦汉简牍系列字形谱》,是因为本书不光重在反映文字形体(字形),且所收字形成体系,全面反映了所编纂材料字形全貌,构成字形谱系。本书包含十五种字形谱:《睡虎地秦简字形谱》《放马滩秦简字形谱》《周家台秦简字形谱》《龙岗秦简字形谱》《张家山汉简字形谱》《凤凰山汉简字形谱》《孔家坡汉简字形谱》《尹湾汉简字形谱》《武威汉简字形谱》《居延汉简字形谱》《居延新简字形谱》《敦煌汉简字形谱》《额济纳汉简字形谱》《武威汉代医简字形谱》《东牌楼汉简字形谱》。每种字形谱有自己的检字表,第十册为总检字表,方便读者检索。本书是对简牍文字的集中整理,是对《甲骨文编》《金文编》这样的字形汇编工作的继续。其整理编制方式既注重吸取前人的经验,又注重避开前人的不足;既具有很强的学术性,又具有较强的实用性。可供古文字学、简帛学、历史学、普通文字学、书法学等学科的学者案头使用。

         推荐三:《中华医藏·第三编·丛书卷》 (第二批六种)。《中华医藏》编纂出版项目是“中华古籍保护计划”框架下组织实施的集保存、传承、整理、利用为一体的中医药古籍再生性保护项目,项目拟从现存中医古籍及民族医药古籍中遴选出珍贵善本2289种,分阶段影印出版。该项目由文化和旅游部牵头,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具体推进,国家图书馆(国家古籍保护中心)、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(全国中医行业古籍保护中心)具体实施。2020年8月,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开始承担《中华医藏》编辑出版任务,成立《中华医藏》编辑室,于2022年12月推出首批成果——《中华医藏·第一编·养生卷》。2024年,将分批出版《中华医藏·第三编·丛书卷》,由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中医文献信息研究所负责人江凌圳主编,收录代表性典籍二十七种。6月已出版第一批七种,包括《体仁汇编》《医学统宗》《证治准绳》《医学准绳六要》《芷园医种》《雪潭居医约》《景岳全书》。8月出版第二批六种,包括《医征》《医学粹精》《证治大还》《己任编》《盘珠集》《聊复集》。

         推荐四:《马曰琯马曰璐集》。本书为清初扬州徽商马曰琯、马曰璐兄弟诗文集。本书正文收马曰琯《沙河逸老小稿》六卷、《嶰谷词》一卷,以清乾隆二十三年(一七五八)马曰璐刻本为底本;马曰璐《南斋集》六卷、《南斋词》二卷,以清乾隆二十六年(一七六一)刻本为底本,并参他本校异。作者另整理附录四种,依次为年谱简编、传记资料、酬唱集三种(焦山纪游集、林屋唱酬录、韩江雅集)、友朋酬赠。通过对“扬州二马”诗词创作及生平事迹的研究,一方面可定位其文学成就,一方面可以点带面,对清代前期徽商在东南地区的文学艺术活动有一个准确清晰的透视。

         推荐五:《敦煌佛经写卷语音研究》。敦煌佛经音写卷有迻录玄应、可洪音义上的注音,有征引传世文献上的注音,也有抄经人自己所作的注音。总的来看,敦煌佛经写卷上的注音不如传世文献规范,受通语的束缚相对较少,更能反映语音的实际变化。本书全面描述敦煌写卷佛经音的状况,分析其注音形式、功能等,在前人整理的基础上对它作了续校勘,并考证了它的来源,在考证的基础上,将它分为三类,并一一对其进行语音分析,发现佛经音的主体仍是沿袭汉唐以来的读书音系,但反映时音、方音、古音、民族语音、文化语音的现象较多,其中的方音现象与今西北方言关系密切。总之,它们在中古音、方言史等研究上有重要价值。

         推荐六:《清华简〈系年〉综合研究》。清华简《系年》约成书于楚肃王时期,共二十三章,记述了自西周至战国的史事,其中很多记载不见于传世文献,是一个宝贵而丰富的学术宝库,对于先秦史的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,且已在先秦史研究领域产生了重大的学术影响。《清华简〈系年〉综合研究》对这一重要出土文献进行了全面、系统、深入的研究,主要内容分为上、下两编。上编“疏证与考证”按照《系年》简文的顺序,对原文的二十三章内容,分“说明” “释文” “疏证” “译文” “解题” “问题” “考证”六部分,结合学界已有成果和相关传世文献,进行简文隶定、释译、疏证和考释,从字词的微观角度对简文进行了细致的剖析。下编“综合研究”,则在上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,从宏观的角度对《系年》本身及其相关问题作探讨,涉及《系年》物理形态、文本形态、思想形态、史学体例及其在中国史学史上的地位等。《清华简〈系年〉综合研究》综合运用史学和文献学研究方法,充分吸收了学界的研究成果,其中多有新见,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,也为学界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便利。

         推荐七:《杜甫诗话六种校注(增订本)》。杜甫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集大成者,一部杜诗研究史,也就是一部中国古典诗歌研究史。本书作者张忠纲先生,专治杜甫诗学研究,上下搜求,辑录宋代以来的《诸家老杜诗评》《杜工部草堂诗话》《杜工部诗话》《养一斋李杜诗话》《续杜工部诗话》《新编渔洋杜诗话》等珍贵杜甫诗话专集六种,其中诸家评论杜诗之语九百二十余条,内容相当广泛,涉及杜甫其人、其诗的各个方面,对研究杜诗颇有参考价值。本次增订,作者在1994年、2002年两版的基础之上,根据新发现的版本予以修订完善,使这部杜甫诗话研究著作臻于至善。

         推荐八:《定县八角廊汉墓竹简选粹》。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“以定县简为代表的极端性状竹书的整理及其方法研究”“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”规划项目阶段性成果,“简牍高质量整理出版工程项目”“2021—2035年国家古籍工作规划重点出版项目”“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经费资助项目”成果。本书以1973年出土的已经炭化残碎的定县八角廊汉墓竹书为整理对象,利用最新的广域图像采集和竹简保护技术,从定县汉简中选取已经缀合且保存状况相对较好的竹简175支整理发表,收录竹简的广域图像、2.5倍放大图像及定县简初次整理时的释文卡片。内容包括《论语》《儒家者言》《太公》《文子》《保傅》《哀公问五义》《六安王朝五凤二年正月起居记》以及数术类文献等共八种。通过广域图像,首次向学界展示定县简的原始面貌、简文书写等内容。

         推荐九:《嘉业堂藏书志稿钞本汇编》(全七册)。嘉业堂为南浔刘承干藏书楼,典籍收藏极为丰富,是中国近代著名的私家藏书楼之一。鼎盛时期藏书逾二十万册、六十万卷,多珍本秘籍,蜚声学林。其中有宋版前四史、《永乐大典》副本钞本、文源阁和文澜阁《四库全书》残本等极有价值的珍品。可惜收藏旋即失散各处,难以寻踪。《嘉业堂藏书志》即嘉业堂藏书目录,将刘氏所藏精华包举无遗。民国五年刘承干延请缪荃孙为所藏典籍撰写书志,两年后积稿未成而缪氏去世,亟于二十年代初爰请吴昌绶对缪稿进行参订增补,终因不甚符合要求而被搁置。二十年代末,即在上海寓所继请董康续编书志,董氏应命两地往返,成稿六册。四十年代前后,刘氏以缪稿为主,参酌吴、董二稿,合并为一书。及1963年刘氏去世,书成而终未刊行,志稿遂流散四方。本书为中国国家图书馆和上海图书馆藏《嘉业堂藏书志》的影印本,总名《嘉业堂藏书志稿钞本汇编》。

         推荐十:《唐五代诗全编》(全五十册)。本书是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、唐诗文献研究专家陈尚君先生编纂的一部超大型唐诗总集文献,也是陈尚君教授40余年唐诗文献研究的总结性著作。与已有的大型总集文献相比,《全编》有以下特点:一、搜罗全面;二、收录准确;三、校勘详细,记录异文,展现唐诗文本流变情况。四、编次合理,小传考订详明,备录诗歌本事,宏观展现唐代文人社会多元面貌。陈尚君教授汇辑唐五代时期的全部诗歌,利用目前可见的一切文献与考订成果,对这些唐诗进行逐首的甄辨、考订与校勘,为当代学人及热爱唐诗的读者提供一座信息准确、文本可靠、资料详明的唐诗文献宝库。

第四十五期“以书为媒”——中国书店传统文化阅读书单

2025年4月30日 09:00